標題:

屏山文物徑的詳細資料

發問:

唔該邊個知道屏山文物徑的詳細資料請話比我知

最佳解答:

免費註冊體驗

 

此文章來自奇摩知識+如有不便請留言告知

屏山文物徑位於香港新界元朗屏山鄉,環繞坑頭村、坑尾村、塘坊新村、洪屋村、橋頭圍、灰沙圍及上璋圍,長約1公里,途經多座典型中國傳統建築物。新界五大家族之一的鄧氏家族早在12世紀時已定居於此。在古物諮詢委員會建議下,經古物古蹟辦事處和建築署數年籌備安排,屏山文物徑於1993年12月12日由當年港督彭定康主持開幕,並為香港首條文物徑。文物徑的設立費用由香港賽馬會及衛奕信勳爵文物信託基金贊助,工程由建築署負責,並得到屏山鄧族的支援。被古物古蹟辦事處列入屏山文物徑的文物共有10項,包括: * 聚星樓(香港現存的唯一古塔 ,為香港法定古蹟) * 上璋圍(古老圍村,有200年歷史) * 楊侯古廟(數百年歷史) * 古井(200年前已經存在) * 社壇(數百年歷史) * 鄧氏宗祠(香港最大的祠堂之一,700年歷史,為香港法定古蹟) * 愈喬二公祠(逾500年歷史,為香港法定古蹟) * 覲廷書室(古時為村中子弟準備科舉考試的書室) * 洪聖宮(建於清朝,逾200年歷史) * 清暑軒(逾100年歷史) 除了上述被列入屏山文物徑的10項文物外,該區還有幾項文物,包括: * 若虛書室 * 聖軒公家塾 * 仁敦岡書室 * 達德公所 * 述卿書室古門樓 * 秀才故居 * 五桂書室(已不存在) 文物徑沿途設有路標和石刻為參觀者引路,並設置資料板介紹古蹟的背景。以上古蹟有部份正在維修中。 交通 路線編號 往返地點 下車地點 九龍區 九巴69X 佐敦匯翔道 — 天瑞 天福路 聚星樓站 九巴269B 紅磡碼頭 — 天水圍市中心總站 天福路 聚星樓站 九巴269C 觀塘碼頭 — 天水圍市中心總站 天福路 聚星樓站 港島區 城巴969 銅鑼灣(摩頓台) — 天水圍市中心 天福路 聚星樓站 荃灣區 九巴53 荃灣(如心廣場) — 元朗(東) 屏廈路 坑尾村站 九巴69M 葵芳地鐵站 — 天瑞 天福路 聚星樓站 沙田及北區 九巴269D 瀝源 — 天富 天福路 聚星樓站 九巴276 上水總站(上水廣場) — 天慈 屏廈路 坑尾村站 九巴276A 太平 — 天恆邨 天福路 聚星樓站 機場及離島 九巴E34 機場(地面運輸中心) — 天水圍市中心 天福路 聚星樓站 元朗區專線小巴 專線小巴33 元朗泰豐街 — 下白泥(經屏廈路) 坑尾 專線小巴34 元朗泰豐街 — 浮山(經屏廈路) 坑尾 專線小巴35 元朗泰豐街 — 沙橋(經屏廈路) 坑尾 九廣西鐵 天水圍站 九廣輕鐵 610、614、615 元朗 — 屯門碼頭 屏山站 751 友愛 — 天逸 坑尾村站 761P 元朗 — 天逸 屏山站 坑尾村站 九廣輕鐵接駁巴士 K65 元朗(東)—流浮山 屏廈路 坑尾村站

其他解答:

屏山四大光榮史蹟 一、抗拒英國人侵佔新界: 公元1842年鴉片戰爭,中國失利,清政府被逼簽訂 <南京條約>, 將香港島割讓給英國;1860年英法關軍之役 (英法聯手侵略中,國並火燒北京圓明園,掠奪我國無數國寶) 清廷又被逼與英國簽訂 <北京條約>,再將九龍半島割讓給英國;之後, 英國更想侵吞新界, 但遭新界人,尤其是元朗屏山人不斷頑強反抗,致鄉民死傷無數,英國在無可奈何之下,惟於1898年以租借形式 (表示新界為期99年。翌年(1899年) 英國駐兵於屏山之覲廷書室,請暑軒等作為鎮壓中心,同時亦以該等地方作警署及理民府 (新界最早之警署及理民府) 有借有還,最後,中國於新界租期屆滿時, 1997年7月1日收回新界,九龍半島及香港島。 此證明當年為保衛國土而犧牲的人並沒有白死。 二、日治時救助港人避難回大陸: 1941-1945年日本侵佔香港時,實施殘暴管治, 濫殺無辜,其時香港又缺糧, 港九市民為免被濫殺及餓斃,乃蜂湧逃亡,先逃到屏山(鄉民施粥施飯救濟。當年屏山前面有大河流通至后海灣,可直達中國大陸魚米之鄉南番順一帶),住1-2晚後,然後由鄉民於晚上用船載他/她們 往大陸。 遊客 陳禮妹 (82歲) 2000年6月8日參觀「清暑軒」時,說她當年(1941年) 逃避日軍時,也曾在此住過兩晚云。 三、支持香港回歸祖國: 臨近1997年,一小撮港人不斷叫囂要求香港脫離中國而自治,或交由聯合國托管等,企圖引入外國勢力阻礙我國統一,但屏山人極力反對,而只贊成香港必須歸還給中國。回歸當日,屏山人舉行前所未有之盛大慶祝活動及祭祀先烈(當年抗英死難者) 儀式,以告慰英靈。 四、古蹟數量最豐富: 屏山古蹟超過15處,俱建於130-700多年前。|||||屏山文物徑於一九九三年十二月十二日由總督彭定康先生主持開幕儀式。屏山文物徑為本港首條文物徑,在古物諮詢委員會建議下,經古物古蹟辦事處和建築署古物組數年籌備安排,遂得以開放,供市民參觀遊覽。 屏山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地區之一,新界五大族之一的鄧氏其中一支早於十二世紀時已定居於此。多類瑰麗建築先後興建,不少至今依然屹立,見証過往的歷史和社會發展。 屏山文物徑蜿蜒於坑頭村、坑尾村和上璋圍間,長約一公里,將多座典型中國傳統建築接連起來,信步可達,使市民只須花半天遊覽時間,便可領略到過往新界的傳統生活面貌。 文物徑沿線的獨特古蹟包括聚星樓(香港唯一的古塔)、鄧氏宗祠(本港最大的祠堂)、上璋圍(一古圍村)、覲廷書室(專為村中子弟準備科舉考試而建)、洪聖宮、楊侯古廟與(以)及其他多所傳統建築。 文物徑沿線皆設有路標和石刻印記為參觀者引路。並設置資料板幫助他們明瞭沿途古蹟的背景。 設立屏山文物徑的費用由英皇御准香港賽馬會及衛奕信勳爵文物信託贊助,工程由建築署古蹟組執行。最重要當然還是屏山鄧族的支持,沒有他們的合作和支持,屏山文物徑這計劃是難以實踐的。 http://www.kinhang.org.hk/pic/ping.htm
arrow
arrow

    香港介紹pp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